2020-11-24
一.电类+人工智能类+创业类
1、 无人机、无人车协同校园安全巡查系统
2、 导航拒止环境下无人机的自主定位控制
3、 基于迁移学习的3D医学图像智能诊断研究
4、 机器触觉感知系统
5、 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虚拟视频客服机器人
6、 无人车-无人船协同的餐饮外卖投递系统
7、 先进功能陶瓷热固粘结3D打印机的定型设计和产业化
8、 智能导盲杖
9、 基于深度学习的遥感图像目标检测技术研究
10、Maker Education
11、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人脸表情识别
二.化类+建工类
1、波流水沙实验水池自动化测量系统控制软件开发
该项目主要通过plc编程来实现自主测量波流联合水池在水流作用下的各处的沙床冲刷效果。现在小组成员已经学习了项目所需的专业知识与编程知识,并熟悉了实验室的具体情况,并探索如何设计符合预期的模型以及模型如何实际运用于实验室设施上。今后组员将采取“需要什么,学什么”的方针,针对编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会学习需要的编程知识。并且计划将在程序编好之后,在实验室水池进行现场操作,对程序进行检查修改,以满足项目所需条件
2、高性能宽扁梁及其梁柱节点的基本性能研究
汇报人:钟安南
小组成员:钟安南 周世龙 梁洋 崔鹏宇 王通
导师:罗云标
该项目旨在对超高性能混凝土制成的宽扁梁进行计算模拟,并进行性能分析。小组已经完成了对研究对象的理论计算和有限元分析。绘制了梁设计图,并利用ABAQUS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得出梁的应力-时间图像。下一步小组安排继续完善梁的有限元分析结果,得到完整曲线和最终的截面设计。学习梁柱节点有关知识理论,进行抗震性能理论计算。使用ABAQUS建立梁柱节点模型,进行有限元分析。
3、多孔共价有机⻣架材料调控制备高通量超薄复合纳滤膜
汇报人:徐子舰
该项目是受竹壁刚柔结构启发,基于高分子结晶学,动态共价化学,光控化学原理,以光控激发态质子转移为调控手段,解决COFs膜材料超低孔曲率,超短孔道长度难以耦合的关键科学问题,实现薄膜的高选择性、高渗透性、高稳定性。目前小组发现随光照时间的延长,膜的截留性能明显上升。截留分子量和透过分子量差值低至300 Da,为目前文献报道的最低值,可实现高效的分子分离。小组下一步计划探究在紫外光下,反应单体聚合成非晶态体型高分子的机理;定量分析COFs膜晶态/非晶态区的占比与有机溶剂纳滤性能、膜机械性能构效关系解析;测试COFs膜在不同操作压力、长周期运行时的稳定性。
4、面向脱盐的异质共价有机框架膜
汇报人:丁睿
导 师:姜忠义 教授
项目成员:丁睿 张天依 邓沅芷 张瑀净
该组总体研究思路是从限域效应出发,结合尺寸筛分与静电排斥多重限域传质新机制。制备用于高效脱盐的共价有机框架膜,开发截流率和渗透率协同提高的高效脱盐膜。围绕膜材料筛选-膜可控制备与多级限域结构精密构筑-膜内多重限域传质机制创建-脱盐过程高效强化,进行全链条设计, 开展贯通式研究。目前,项目按照项目申请书的指标和进度要求顺利实施。确定适宜浓度的反应体系使截流率和渗透性均达到很高的水平。
5、膜内促进传递通道构建及其在丙烯-丙烷分离中的应用
项目负责人:徐中兴
项目组成员:刘琳、种博洋、张特、冯涵
指导老师:姜忠义 教授
由于丙烯丙烷分离困难。该组选择使用高效、易放大的膜分离技术进行分离,成功制备AO-PIM,并实现促进传递和分子筛分两种机制的协同优化。经检测,在固有孔高分子中引入促进传递载体Ag+,可以在保持对丙烯/丙烷较高选择性的同时显著提高渗透性,具有很高的科研和应用前景。
6、“听音辨石”
——基于深度学习的岩石种类及强度识别系统的研究
项目负责人:陈超
指导教师:李明超
为避免传统鉴别方法的不确定因素,该组利用人工智能算法识别岩石岩性,采用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方法,根据大量岩石图像与音频数据训练分类与回归模型,识别岩石种类及强度。通过开发手机端的相应平台,产出一款帮助野外地质工作者判别岩石种类和硬度的应用。目前小组已成功将声音信号转化为语谱图,设计出整套app界面以及完成了各个组件之间的连接,以及对模型进行简单运用。
大创答辩圆满结束
希望求是学子的创新创业更上一层楼
今后拿出更喜人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