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7
12月17日下午,求是学部在卫津路校区举行第二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结项答辩会。马克思主义学院孙兰英老师、建筑学院王鹤老师担任评委,求是学部党委书记单小麟出席答辩会,会议由求是学部副主任于倩主持。
“课程思政”是通过全员、全过程、全课程育人格局,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教育理念。为提高学部思政教育时效性,学部于2019年启动第二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立项,10门本科生课程、2门研究生课程予以“课程思政”示范课立项,其中综合素养精品课 7门、专业育人特色课5门。
12门立项课程均通过答辩,分别为蓝蓝老师团队的《思维与创新》,以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核心素养为培养目标,帮助学生养成多种思维;史国良老师在《工科数学分析》课程中融入《周髀算经》、《缀术》等,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郭飞老师的《高等数学》采用生动案例让数学内容不枯燥,将人文情怀融入到数学课堂中,让数学课生动起来、温暖起来;王勇老师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介绍概率论历史上著名的专家学者探索、发展、建立该学科的心路历程,引导学生树立坚持科学探索的精神,做到不忘初心、不轻言放弃;王用源老师的《应用写作技能与规范(翻转)》将十九大报告、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等思政类写作材料引入课程,指导学生分析文本的写作特点和写作方法,达到思政教育元素的自然融合;赵慧老师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结合时事热点,根据贝叶斯公式在医学中的应用延申至抗疫实例,激发学生爱国情怀;陈曦老师团队的《智能电子创客设计与实践》将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与专业课程教学元素融合,润物有声;张强老师的《电磁场》坚持教书与育人的统一,培养学生哲学思辨能力;张冠伟老师团队的《设计与建造》结合天大参与的国家重大工程案例,激发学生敢为天下、为国奉献的情怀;李幼萌老师团队的《现代计算机体系结构》植入思政元素,期待在卡脖子领域培养学生的个人素养、工程素质、哲学修养、家国情怀;王灿老师团队的《水质分析与检测》引导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社会的自信;杨宁老师团队的《光影中的法与情》通过讨论湄公河大案引导学生思考国家与公民、死刑的存废等法律问题,让学生学会分析案例并对法学知识有基本的理解,塑造其法治信仰与法治理念。
孙兰英老师肯定了求是学部的“课程思政”立项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对任课教师在内容设计中的思政元素予以肯定与赞扬。她表示课程思政建设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任课教师应坚持显性教育与隐形教育相结合,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同向同行,才能培育出拥护党和国家的合格接班人。王鹤老师对本次12门结项课程一一做了点评,提出合理化建议,为今后课程的示范和推广打下坚实基础。求是学部将从12门立项课程中总结经验并推广,发挥好优秀示范课程的标杆作用,全面提升教学质量。